異星入境 Arrival





姜峯楠1998年短篇小說《你一生的故事》改編為2016上映的電影《異星入境》Arrival,由Amy Adams主演。


語言模式與記憶

女主角 Louise 接觸了外星生物的「非線性敘述」語言之後,漸漸能夠感知、「看見」自己在四維空間裡「尚未走到」的人生。


故事並未提到其他人類是否也和 Louise 一樣漸漸得到這樣全新的感知能力。不過,最後與她一同奮戰的科學家/未來的丈夫 Ian,說出了一段告白的話,讓我感覺他可能也受到了這個語言的改變,並且意會到自己與未來的妻子 Louise 於「此刻」相遇的緣由。


Ian 提到的「語言改變大腦認知模式」,可能是語言相對論的概念。

不同地域、生活需求的人類,所需要的、發展成型的語言內涵也不一致。


假定大部分住在星球上的人類使用的語言,皆為「線性的敘述」,有先後順序,有過去式現在式未來式。這樣的思考方式,來自於我們所生活的這個「四維空間」的認知,但同時,這樣的認知也可能限制了我們生活在此「時空」之中的移動方式。


外星生物的語言符號是水墨般的圓圈,此設計如其「非線性」的特點。所有敘述的內容皆於此圈的緣上,沒有先後次序。如果刻意把圈從某處分切然後拉平,可能狡辯地將它變成直線,變成了有起有終。但或許會因此破壞它的符號意義所以作罷。


如果我們不需要使用語言來排序自身的動態模式,我們可能就不會產生大量的「記憶」,或者說「歷史」。我們只會從排列組合的可能性之中,擷取出可用的指令。


用在哪裡呢? 當然是「此刻」。


人生的目光與時間

Louise 獨自前往與外星生物會面時,與它一同從起始點畫出兩個相接的半圓。

故事的敘述方向也如同這樣的型態,「一個句子從頭與尾同時往中間寫」,從開始 ( Louise 正要面臨與外星生物相遇前) 與終章 (女兒的死亡) 一同向「此刻」行走。


這有點像我們「定下目標 (終點)」由「此刻」往「目標」前行的動態,但是這是一個線性的概念,並且出現了一種邏輯設定:「如果"預設"了目標長的樣子,那麼途中組合出的可能性也是"可預想的"。」

這樣的視野不斷投放在未來。若必須持續將思考放在遙遠的前方,我們勢必需要把支點往後方挪,一再回頭「"參考"過去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鑒古知今」這樣的預設思考。因此看起來人類似乎"不可避免"地「一再淪落」所謂的"命運"、"詛咒"這樣的「循環」。不過真的是這樣嗎?


「非線性的敘述法」所反映的思考方式為:「此刻」為「非定論的」。

此刻是變動的。此刻是恆常的此刻。此刻是唯一的「生存處」。


線性時間的習性,讓人類誤以為人生的動向是前往一個「終點處」,非常荒謬地定出各種計畫性質的設想。習慣用「因果」來思考事物,甚至倒果為因。


語言與思考

作者藉由語言作為溝通媒介,卻依然無法消弭人類囚於自身的成見與負面想像,來諷刺人類總是被其自身的恐懼所吞噬的糗態。


感覺就很笨。

有時候簡直不知道人類是不是可能其實享受於混亂之中。


結局

故事的結尾在男女主角情意相投的此刻當下。那麼 Louise 是不是已經從此刻再次擷取到了新的可能呢?






Sumikko

2021/02/02 15:04 Hualien, Taiwan.


留言